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先秦兩漢歷史敘事專題
Seminar on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the Pre-Qin and Han Periods 
開課學期
107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李隆獻 
課號
CHIN7447 
課程識別碼
121 M346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中文研討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1CHIN7447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中國「歷史敍事」源遠流長,濫觴於商周,成熟於戰國,至兩漢而鼎盛,其文本之豐贍多采,傲視寰宇。本課程擬探討先秦兩漢「歷史敍事」,兼採經傳、子史與出土文獻,以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戰國策》、《韓詩外傳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、《禮記》、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、《說苑》、《新序》、《列女傳》等,輔以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‧繫年》、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(五)‧姑成家父》,以及歷代經生、儒士之議論,援引「敍事學」、「詮釋學」觀念,綰合傳統經史學、文章學,兼採宏觀與微觀方式,省察中國「歷史敍事」的源起、特色與承變及其歷史、文化意義。 

課程目標
運用傳統經史學、文章學,綰合西方敘事學、詮釋學、文化記憶理論等,精讀先秦兩漢傳世與出土文獻,確實掌握文本意涵,詮釋文本之性質與歷史、文化意涵。 
課程要求
一、 上課前務須預習;
二、 上課時必須報告,並參與討論;
三、 期終須繳交讀書報告。
加退選注意事項:
加簽請於「開學第一週」到課並與教師面談。第二週以後不再接受任何加簽。
已選課同學第一週請務必到課,未到者建議退選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一、 自編講義;
(一)傳統文獻: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禮記》、《戰國策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、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、《韓詩外傳》、《說苑》、《新序》、《列女傳》等。
(二)出土文獻:甲骨文、金文
*荊門市博物館:《郭店楚墓竹簡》,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98。
*馬承源主編: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(五)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。
*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,李學勤主編: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.繫年》,上海:中西書局,2011。
*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,李學勤主編: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柒)》,上海:中西書局,2014。
*湖南省博物館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,裘錫圭主編: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(參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14。
*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製作之「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」(Digital Archives of Bronze Images and Inscriptions)
*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製作之「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詞彙資料庫」http://www.ihp.sinica.edu.tw/~bronze。 
參考書目
王國維:《觀堂集林》,臺北:河洛圖書出版社,1975。
張以仁:《春秋史論集》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90。
王靖宇:《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《中國文哲專刊》之15,1999;增訂後易名為《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。
張光直:《中國考古學論文集》,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95。
美.浦安迪講演:《中國敘事學》(Chinese Narrative)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6。
張高評:《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》,臺北:里仁書局,2011;《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》,臺北:里仁書局,2011。
傅修延:《先秦敘事研究─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》,北京:東方出版社,1999。
余英時:《士與中國文化》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3;或《中國知識階層史論(古代篇)》,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80。
余英時:《論天人之際》,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2014。
張素卿:《敘事與解釋─《左傳》經解研究》,臺北:書林書店,1997。
陳致主編:《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:上古史卷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2。
過常寶:《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8;
過常寶:《先秦散文研究─早期文體及話語方式的生成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9。
王明珂:《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:文本與表徵分析》,臺北:允晨文化出版公司,2015年。
李隆獻:《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》,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7。
荷.米克.巴爾著,譚君強譯:《敘事學:敘事理論導論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3。
美.李惠儀: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, Cambridge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7.中譯本由文韜、許明德翻譯:《左傳的書寫與解讀》,南京:江蘇人民出版社,2016。
Schaberg, David. A Patterned Past: Form and Though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. Cambridge, Mass.: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: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1.
德.揚.阿斯曼著,金壽福、黃曉晨譯:《文化記憶: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、回憶與政治身分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5。
德.羅泰(Lothar von Falkenhausen)著,吳長青、張莉、彭鵬等譯,王藝等審校:《宗子維城:從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年至前250年的中國社會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7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報告、討論 
40% 
 
2. 
期末讀書報告 
6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4  簡介課程規畫與分組報告主題 
第2週
9/21  敘論:「歷史敘事」釋義與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與發展

指定閱讀:《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》〈導言〉,頁1-44。
 
第3週
9/28  研究方法與前人研究討論

指定閱讀:《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》第五章,頁243-296。 
第4週
10/05  討論課一
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柒)》 
第5週
10/12  討論課二
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春秋事語》 
第6週
10/19  異動:討論課四
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柒)》 
第7週
10/26  異動:討論課三
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(六)》 
第8週
11/02  討論課五
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 
第9週
11/09  綜合討論、檢討改進 
第10週
11/16  小組報告大綱發表 
第11週
11/23  《戰國策》、《史記》「歷史敘事」
報告組員:哈偉爾、陳有宜、介志尹、(陳小娟)
 
第12週
11/30  個人報告發表(第一組)
發表者:楊珮君、陳有宜、哈偉爾、介志尹、王煥文、游騰元 
第14週
12/14  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「歷史敘事」
報告組員:楊珮君、吳宛蓉、(黃澤鈞)、(宋進安) 
第15週
12/21  《左傳》、《史記》、《列女傳》「歷史敘事」
報告組員:張恪華、楊朝閎 
第16週
12/28  個人報告發表(第二組)
發表者:程雪茹、李子卓、吳宛蓉、楊朝閎、張恪華 
第17週
1/4  《說苑》、《新序》「歷史敘事」
報告組員:李子卓、程雪茹、(黃彥維) 
第18週
1/11  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「歷史敘事」
報告組員:王煥文、游騰元